« 【加東行】多倫多 時差三小時 | 回到主頁面 | 溫哥華影展揭幕 展現多元文化 »
2005-09-26, 04:44 PM
淚中激賞羅丹雕塑展
溫哥華美術館6月下旬就推出的「羅丹雕塑展」(Rodin: A Magnificent Obsession),展出由肯特基金會(Iris and B. Gerald Cantor Foundation)收藏的羅丹雕塑、繪畫約70件原件作品。
因為工作而錯過揭幕茶會,念茲在茲卻是直到下檔前的星期天,我才有空前往觀賞,雖然我知道複習羅丹和卡蜜兒的作品肯定會感動到不行,只是沒想到得償宿願卻在淚中離去,但終究是沒有遺憾。
這是溫哥華美術館近30年來首次主辦羅丹大型作品展,內容包括羅丹藝術生涯中的代表作,並呈現羅丹為何成為繼米開朗基羅之後被譽為「現代雕塑之父」的過程。
此次羅丹雕塑展展出了最為人所熟知的作品,包括《沈思者》、《吻》和《青銅時代》,以及羅丹創作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《加萊義民》、《地獄之門》、《巴爾札克紀念像》等。該展特色還包括有六座大型雕塑,以及由他的學生、模特兒和情人的卡蜜兒所創作的羅丹青銅塑像。
羅丹這位印象派雕塑大師,作品常有許多小面的處理,使光線能以不同的角度作各種不同的反射,因此雕像的表面看來如印象派畫般,具有光和顫動的效果。
羅丹在創作時往往經過精密構圖,從該展中可看出他的創作過程,以及把注意力集中到事件中的具體人物形象,把他們放置於真實事件氣氛中,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和複雜的心理變化。
卡蜜兒的作品相當奔放,我常想她是投入了全部的生命愛著自己正在做的事情,那就是雕塑,同時呈現了她對於羅丹的激烈情感。從她的作品可以很直接感受到她如何用雙手觸摸著形同羅丹的頭像,細緻卻又猛烈地創造出她眼中的羅丹。
許多參觀者不僅去欣賞,而是臨場速寫羅丹的雕塑,有些人從早到晚在同一座雕像前像個沈思者,有更多的孩子在現場用各種材料把羅丹的雕塑紀錄下來,有些用水彩、有些是鉛筆素描,還有人做拼貼,完全是溫哥華非常自由的創作方式。
我也在想一件事,為什麼學美術的自己十多年來再也沒有拿過畫筆了呢?能夠為他投入全部生命的對象可能不會再出現了吧。
p.s.圖片攝自舊金山加州榮民堂。
priscilla 發表 | [我愛溫哥華]
引用
http://blog.bluecircus.net/cgi-bin/mt-tb.cgi/5890
迴響
嘯谷說的沒錯。我能從作品當中感受到藝術家的熱情,也因此,看過羅丹和卡蜜兒的雕塑,我是熱淚盈眶地走出美術館的。
由 小普 發表於 March 19, 2006 10:34 PM
作品,是雕塑家的灵魂,是作者身世、思想的体现。倾注满腔感情、含着热泪完成的作品,也会使观者泪流满面!
由 啸谷 發表於 March 18, 2006 04:52 PM
水瓶子,謝謝您的愛用。
由 普莉西拉 發表於 October 2, 2005 04:48 PM
《水瓶子精選》2005/10 引用這篇文章,謝謝
由 水瓶子 發表於 October 2, 2005 12:52 PM
我也是。但現在也沒有為了自己而創作。最近真的很空。
由 普莉西拉 發表於 September 27, 2005 02:38 PM
記得北美館也展過一次羅丹的作品,我去看過,腦海裡一再出現《羅丹與卡蜜兒》電影的情節,那時候希望生命中能夠出現一個激發創作與愛情的對象,讓我可以傾盡一生去愛...後來知道自己已經過了追求那種熱情的年紀,現在創作,完全只為了自己。
由 Anais 發表於 September 27, 2005 06:28 AM